一.实践背景
王稼祥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他的故居作为革命历史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革命精神的理解。通过参观王稼祥故居,能够进行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对家居院的学生们来说,这是一种直观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这些革命历史和精神融入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王稼祥纪念园的保护和开发,体现了对历史遗产的重视,这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方面。通过对这样一个背景的实践,能感受到美丽中国建设的实际行动和成效。我们选择王稼祥纪念园作为美丽中国行社会实践的背景,能够融合历史教育、文化传承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多重目标。

二.实践内容
2024年7月13日,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的研究生小队来到芜湖王稼祥纪念园,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展现美丽中国”为核心宗旨,通过实地走访革命历史遗址,结合对自然美景的探访,增强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对国家山河的热爱。
(1)人物生平及园区简介
王稼祥(1906年—1970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者之一。作为中国革命的先驱,王稼祥不仅参与了党的创立工作,还在党内担任过重要职务。他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组织工作和理论研究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王稼祥的革命经历始于1920年代,彼时他还在上海从事共产主义宣传工作,逐步成长为党的骨干力量。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许多重要活动,担任过党内多个重要职务。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努力和奉献为中国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纪念广场之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4米,基座高2.8米,共6.8米王稼祥全身铜像,虽着朴素的军装,但依然不能掩盖一代伟人的飒爽英姿。紧接着我们往左走就看到了一面浮点长廊,纪念园的浮雕墙由四部分组成:求学芜湖,寻求真理,反帝斗争,踏上征程。反映了王稼祥同志从芜湖走上革命道路的人生轨迹。
继续往里走,穿过林荫小道,我们来到王稼祥生平陈列馆。“王稼祥生平陈列馆”设有六个展厅,主要以图片,实物和蜡像等形式展示了王稼祥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
第一展区反映了王稼祥从1906年到1930年的成长学习过程,重点反映了王稼祥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地处长江沿岸水陆交通要道的芜湖经过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各种新思潮比较活跃。在芜湖求学的王稼祥从这里开始接触到进步的思想,逐步确立自己的志向。19岁的王稼祥在芜湖立下志向:革命是我终身的寄托。他参加了进步社团“协社”,创办了宣传新思想的《狮声》月刊,主笔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身体力行去践行着自己的远大志向,他以笔为武器,不断在学生中传播新思想,唤起民众觉悟。并积极为当时的进步刊物《狮声》投稿。19岁的王稼祥在芜湖领导并组织“反奴化教育,夺回教育权”的爱国运动,并在这次运动中展现出很强的组织才能和卓越的领导风范,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第二展区主要介绍的是1931年到1934年,重点反映王稼祥对红军政治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同时也陈列着王稼祥同朱德,周恩来联名签署的任命书,以及由王稼祥亲自签署的训令,命令和通知等重要文献。第三展区,主要反映的是1934年到1936年期间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投了毛泽东“关键的一票”,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军事领导地位。第四展区是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到1949年建国前夕,在1939年3月5日,正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王稼祥和朱仲丽在延安结为革命同伴,留下珍贵合影。1943年,王稼祥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他也是阐述“毛泽东思想”基本涵义的第一人。第五展区是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担任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和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他对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馆内收集并陈列了王稼祥同志珍贵遗物110余件,重要信件文章130件,照片200余幅;第六展区便是王稼祥同志逝世于1974年,享年68岁。
(2)展品故事
在王稼祥生平陈列室第一展区的一侧,铜像制作的爱国学生运动场景栩栩如生,王稼祥身姿挺拔,在学生中奔走呼号。王稼祥纪念园还展示了王稼祥在遵义会议时期、长征时期、担任驻苏大使时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馆内的第五展区重点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王稼祥担任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和外交部第一副部长时期对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定格中苏交往历史时刻的是新中国第一封国书,就在这里展出。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份国书,封面是红色繁体隶书书写的“国书”二字,庄重大气,卷宗内文以毛笔竖体誊写,落款处有着毛主席的亲笔签名和印章,同时周总理以外交部部长的身份签名,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亲笔签名之后,书有“国字第壹号”字样。这也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份毛主席和周总理联名签署并盖印章的国书。1949年11月3日,这是永载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个日期,王稼祥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外交使节正式履行他的职责,也是从这一天起,新中国第一次站在世界外交舞台之上。王稼祥大使身穿笔挺的黑色中山装来到克里姆林宫,用中文宣读了新中国第一份国书。从此,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从这里迈出了雄健的一步,它像革命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传至全世界。我们在自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还要铭记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离开王稼祥生平陈列馆,再往前就来到了综合馆,馆内设有可容纳80人的影像厅及贵宾接待室,在综合馆的左面便是“王稼祥生平藏馆”了。“王稼祥纪念园藏馆”再现了王稼祥同志办公室及卧室,珍藏了王稼祥生前藏书共1200余册及生前使用的各类遗物,前苏联领导人伏洛希洛夫赠给王稼祥同志的吉姆轿车亦珍藏于此。


三.实践总结
通过此次实地参观纪念园,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王稼祥同志的革命精神,并跟随他的生平及历史记载,加深了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王稼祥故居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址,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重要见证。通过参观王稼祥故居,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感受到革命先辈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他的革命活动和理论研究为中国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经验。参观王稼祥故居,有助于我们铭记这段历史,认识到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反思,我们能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经验。王稼祥故居不仅是对一位伟大革命家个人历史的展示,更是对整个革命历史的铭刻。参观这样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场所,不仅有助于了解和学习历史,也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小组成员:赵明阳 翁梦芸 殷钰涵 杨秋怡 宋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