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红色精神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铸就的精神财富,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当前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正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红色旅游,作为这一融合趋势的典范,通过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效地提升旅游体验的文化深度和价值。这种富有创意的旅游模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身心放松和增长见识的机会,更使他们能够在旅行中学习党的历史,感受红色精神的熏陶,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推动红色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本次实践活动研究聚焦于江苏省溧阳市。作为红色革命老区,溧阳市采取有力措施,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依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大力推进“红色”+“景区”与“红色”+“乡村”融合发展的新主题。随着相关政策和红旅资源开发,溧阳市丰富的革命历史得以见证,并逐渐发展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特色城市。2024年7月16日,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行”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队于江苏省溧阳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开展“砥砺初心使命,追寻红色印记”红色精神文化调研的主题实践活动,寻访红色文化资源,赓续传承红色血脉。

二.实践内容
2024年7月16日,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行”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队抵达江苏省溧阳市,首站前往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纪念馆坐落于溧阳市水西村,这里是新四军在江南地区重要的战略指挥中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一踏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和广场上矗立的英雄雕像,它们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小队成员们沿着纪念馆的引导路线,逐一参观了各个展厅。从“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到“新四军的光辉历程”,再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每一幅图片、每一件文物都生动再现了新四军在江南地区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历程。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文献资料,深入了解了新四军在江南地区的战斗历程和卓越贡献。图一为纪念馆入口处战士们的雕像,展现出了军人们英勇无畏的气概。

纪念馆内部分为多个展厅,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影视资料和复原场景,生动再现了新四军在江南地区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光辉历程。队员们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认真聆听每一个故事,仿佛穿越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交流,队员们对红色精神文化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这些珍贵的展品和详实的史料,让队员们深受触动,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在参观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后,小队成员们踏上了更为深入的红色文创品牌建设探索之旅。
本次调研,成员们对前来参观的游客朋友们进行访谈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溧阳市在推动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当地政府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旅游景点,如新四军纪念馆、革命旧址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红色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其次,游客参与度不高,许多游客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景点,缺乏对红色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此外,红色文化传播效果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并与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调研。基于这些调研成果,团队成员们设计了一系列红色文创产品。作品中融合了溧阳的革命历史、红色地标、红色历史遗迹、新四军故事和当地的自然风光,插画视觉以暖色调为主,蓝绿色调为辅,律动而流畅的红色丝带贯穿画面,使得画面具有宏伟庄严的动态性。在插画设计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又延展出了相关LOGO设计、金属书签、抱枕、鼠标垫和帆布包等创意产品。这些设计不仅提升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红色文创品牌形象,也为溧阳红色精神文化的宣传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实践总结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在砥砺初心使命,追寻红色印记的过程中,对“新四军精神”的学习和感悟不断加深。成员们认识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就如同记录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史实册,见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历程。红色文化蕴含着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初心使命,蕴藏着我们党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更需要牢记先辈们的负重前行,
展望未来,小队成员们也将继续关注和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也期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新四军的历史和革命精神,溧阳市的红色旅游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组成员:刘溢丹 涂子瑶 李楠 秦春花 屈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