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七月的炽热阳光下,南林北调实践小队抵达了北京平谷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在这里,我们参与为期一个月的“百村”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体验乡村生活,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团队成员从左至右分别是赵珊、刘禧、孙梦娇、赵琳以及李彦谕。

二.实践内容
抵达平谷后,南林北调实践小队的首要任务是参加直播课程的集中学习。这次培训采取了集体收看线上直播的方式,内容涵盖了设计脚本、视频话术、后期剪辑、直播技巧及直播运营等多个方面。
理论学习之后,我们借助团队优势,设计了直播宣传海报。同时,队员们还精心总结了直播话术,力求在直播过程中能够生动、有趣地介绍平谷大桃的特点和优势。
实践团队在东高村镇的村播中心利用个人或村级媒体账号,通过超过一小时的直播时长,全方位展示了平谷大桃的甜蜜与美味。在直播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详细介绍了平谷大桃的种植环境、生长过程以及独特口感,还穿插了与观众的互动环节,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购买欲望。最终,这场直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800+的成交金额,吸引了超过1500名观众观看,点赞次数更是超过七千次。

在直播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南林北调实践小队并没有停下脚步。七月中旬,实践团队跟随东高村镇林业站的领导来到了欧李种植基地及千亩欧李园进行实地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欧李果的基本信息与产业发展现状,并与欧李园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交流。基于这些调研成果,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logo和包装方案。其中,“千亩欧李园”logo以红色和绿色为主色调,巧妙地融合了欧李果实和自然环境的元素,展现了欧李园的品牌价值和自然美景。而“宜芗壹品”logo则进一步突出了欧李园的特色产品,将东高村镇的自然风光与欧李园的特色紧密结合在一起。

此外,实践团队还结合千亩欧李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了一系列配套设施如导视系统、露营基地、门头、休闲区以及科普休息区等。这些设计不仅提升了欧李园的整体形象,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游览体验。


(3)多元实践:体验与学习的结合
在乡村振兴的探索之路上,小队成员们还积极参与了多项实践活动。体验了东高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日常工作,共同推动城市市容环境治理。在知农大课堂上,深入学习了农业种植的知识与技巧,并近距离接触到了当地引以为傲的糖葫芦品牌。此外,他们还实地走访了中华乐谷提琴厂和青浓湘野智慧休闲农场等地,感受了乡村文化的魅力和农业生产的艰辛。

在青浓湘野智慧休闲农场,实践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在专业人员的教学和帮助下,忙碌起来。赵珊、孙梦娇、李彦谕拿起镰刀,清理杂草、刨除旧根、转运废弃菜叶垃圾。刘禧、赵琳扛起铁锹,松土,种植菜苗。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逐渐变得有条不紊、分工有序,一步步全身心投入整个学农劳动中,虽然大汗淋漓,但收获满满。

团队成员刘禧同学接受采访,表达了此次劳作的感受。刘禧分享道:“在田间地头,我们亲手耕作,汗水浸湿了衣背,但这份辛劳却换来了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在七月的尾声,我们团队汇聚一堂,深入研习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此重要时刻,刘禧同学作为我们团队的杰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她深情地分享道:我们依托自身的专业特长,勇敢地踏上了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征途,将心中对乡村美好未来的无限遐想,巧妙地转化为设计图稿上那一道道璀璨夺目的亮色。
三.实践总结
经过一个月的实践探索,南林北调实践小队不仅为平谷大桃的推广销售贡献了一份力量,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通过直播这一新颖形式为农产品搭建了通往市场的桥梁;通过设计实践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多元实践深入了解了乡村治理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在未来的日子里,南林北调实践小队将继续秉承对乡村的热爱与憧憬,积极探索更多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他们相信,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小组成员:李彦谕 刘禧 孙梦娇 赵琳 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