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红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重要精神标识,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团队以“宁”聚红色力量,永传革命精神为主题,开展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和渡江胜利纪念馆,深刻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二.实践内容
1.梅园新村纪念馆
实践团队首先前往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学习。
走进纪念馆,便是周恩来铜像,铜像以周恩来同志当年步出梅园大门的照片为原型,展现了革命先辈坚定、从容的卓越风姿。馆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静,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进入陈列馆内,馆内收藏了大量关于国共南京谈判的史料,包括报纸、电报、文件等,这些物品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中共代表团所面临的险境和他们的坚定信念。纪念馆内藏有文物1170件,其中一级藏品100件,特别是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在谈判期间使用的物品,如磨损的大衣、办公用的木桌等,无声地勾勒出了他们勤俭节约、鞠躬尽瘁的形象。
梅园新村纪念馆,是一座承载历史沧桑的殿堂,也是一座传承文化的宝库。走进这里,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见证着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为实现国家和平稳定所付出的努力。这是一段永恒的历史,留存在梅园新村的纪念馆中,传承给后人,让每一位走进这里的人都能够领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铭记着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光辉篇章。
2.渡江胜利纪念馆
渡江胜利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渡江路1号,是专门纪念渡江战役胜利的专题性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由主馆区、渡江胜利广场、渡江胜利纪念碑等部分组成。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上的一艘铁质蒸汽船。它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见证南京解放的“渡江第一船”——“京电号”小火轮,“京电号”是当之无愧的“渡江第一船”,是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的珍贵见证。

主馆区使用仿木结构的外立面,并做成“木船”形状,寓意“驶向胜利之船”。随后我们踏上主馆区这艘“胜利之船”,我们参观了“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展”。馆内收藏的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真实的历史图片以及描述的渡江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老百姓们为了支援解放军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如独轮车、帆船等。这些看似简陋的工具,在当时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帮助解放军渡江,更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和无私奉献。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革命胜利的基石,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就没有革命的最终胜利。
回顾历史,面向未来,渡江精神已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植入南京红色基因,融进中华民族血脉。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不断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实践总结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顾,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们踏访革命圣地,聆听先烈事迹,不仅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过程有了真正的认识,也锻炼了党性,加强了对崇高的革命理想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信念和理解,深切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伟大与不朽。在参与过程中,红色力量在我们心中悄然汇聚,激励着每个人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革命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小组成员:朱耀康 李杰 陆禹 陈伟豪 王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