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工作动态
团学工作动态
研究生工作动态
学生活动
招生就业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动态
【实践活动】"黑叶"入林,"猴"在红山——南京红山动物园黑叶猴 野生保护动物的宣传路径探索

[ 来源: 作者:姚舜禹 编辑:孟晓轲 时间:2023-09-17 点击:次]


一、实践背景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增进人类福祉。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随着社会发展,由于各种人为和自然原因,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知识仍需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黑叶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和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濒危"等级,全球数量仅存3000只左右,野外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黑叶猴是诸多濒危动物的缩影,在此背景下,实践小组立足于野生动物保护,以"‘黑叶’入林,‘猴’在红山——南京红山动物园黑叶猴野生保护动物的宣传路径探索"为题,以完善和创新创新更多濒危保护动物的宣传模式为目的,开展了实践研究活动。


二、实践内容

对红山动物园黑叶猴实地调研

首先,实践小组来到南京红山动物园,来到了灵长区,了解黑叶猴的基本信息,中国的叶猴家族分为白头叶猴、灰叶猴、戴帽叶猴以及黑叶猴。黑叶猴体态娇小,全身乌黑,面颊生出两撇上翘的白毛,犹如倒八胡,头顶上是尖尖的冠毛,黑叶猴也是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南京红山动物园有两个黑叶猴,分别是帅帅和琪琪。在场馆我们看到了黑叶猴正在与其他猴子一起玩耍,同时也看到了园方为了向游客科普动物们所做的努力,在场馆的周围随处可见的是园方设计的信息展板,这其中包括制定猴子群体的基本信息栏以及通过手绘的形式让游客们更好了解猴子的相关信息。为了更好地宣传黑叶猴,园方也加入了自己的创新,比如他们制定了一个版块专门放置猴子们不同阶段的照片,以及饲养员们手写的记录,并且提供了游客可以在展板交流的地方,让来到灵长区的大人和小孩不仅观察到黑叶猴的习性特征的同时,也能通过这种互动更好的了解黑叶猴的生活。


采访游客

为了进一步了解游客们对于黑叶猴的认知了解,探索不同方式下对于野生动物的宣传保护,我们随机采访了几名游客。他们都表示,进入展馆后,由于园方的场馆路线设定,他们能清楚的知道哪一片区是哪一种猴群,并且能快速了解到此猴群的基本信息,因为信息获取资源实在有限,所以提到对于黑叶猴的信息,游客们普遍不太深入了解, 但是都表示自己愿意去了解这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聊到宣传野生动物时候,他们喜欢通过手绘或者其他海报的形式去了解黑叶猴,因为比起文字介绍,生动的图片动画会更让他们印象深刻,并且小孩子对于文字的理解尚浅,我们认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方式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加多样,比如通过让大家填写调查问卷、知识小竞赛、海报、手绘留言等方式让游客们以及想要了解更多黑叶猴的人们能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实践总结

黑叶猴是南京红山动物园中的"黑色精灵",也是大自然中的宝贵生命。"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因此,我们在南京红山动物园开展实地考察,走访了工作人员及当地游客,观察了红山动物园黑叶猴的宣传以及园方对于此类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的保护措施,研究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下此类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保护现状和所面临的宣传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完善此类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的宣传模式,赋予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同时创新更多濒危保护动物的宣传模式。

小组成员:史梦雪 田媛 刘泫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