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阐述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化传承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交融、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陶梦雪、翁梦芸、郁若岚三名同学组成了实践小组,于2023年7月24日开展了实践活动,赴宁波慈溪越窑遗址博物馆及周边古镇展开了"寻千年越窑,扬青瓷文化"活动,共同感受越窑青瓷文化。

二、实践内容
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村,是目前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越窑瓷器窑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上林湖一带是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秘色瓷是其窑址的重要特征,出土的秘色瓷残片反映了当时制瓷工艺水平之高超,它们历经千年依然光彩如新。晚唐时此地设有"贡窑",五代时设有"瓷窑务",专事生产供奉瓷器。据考古调查,至今上林湖环湖周围有青瓷窑址近120处,分布区域为12.9平方公里。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对越窑青瓷最生动形象的描绘。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品读了一段海上陶瓷之路的历史,也近距离感受秘色瓷的风采。一卷卷珍贵的历史资料、一个个沉睡了百年的青瓷文物,似乎都在诉说着曾经越窑青瓷的鼎盛时光,小组成员领略到中国历史悠久青瓷文化和秘色瓷,展示厅内陈列的青瓷器和碎片都留下了历史的足迹,充分感受了中国青瓷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上林湖南岸,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整体造型类似龙窑窑体,博物馆为越窑青瓷专题博物馆,展示越窑青瓷制瓷技术,秘色瓷烧制等。是我国公元2~12世纪创立的规模较大、遗存分布密集、保存较好的大型古代瓷窑遗址群,展现了越窑从创烧、发展、繁盛至衰落的整个历史轨迹,被称为"露天青瓷博物馆"。精美的上林湖越窑青瓷不仅用于内需,而且是我国最早输往海外的商品之一,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经"海上丝绸之路"实现的交流与融合。

在实践参观中,通过观察瓷器的形制、颜色,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瓷器历史和当时瓷器烧造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传统工艺。新时代的南林青年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之巅。
三、实践感悟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对越窑瓷器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青瓷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感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参观古代遗址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热爱。越瓷的美,已融进这千峰翠色中;越窑所代表的工匠精神,已留在我们当代人的血脉里。
小组成员:陶梦雪 翁梦芸 郁若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