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王必生大师与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副厂长、栖霞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夏明功老师来访,并为我院大三学生带来了一场名为“金箔之美:传统锻造与当代创新之路”的学术讲座,由我院副教授刘新有主持。
王必生大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薪传奖获得者。在他过去50年的金箔工作经验中,他积极致力于技术革新和改进。1991年,他制作的20×20厘米超大金箔曾在北京第三届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铜牌奖,同时还参与了机械打箔机、自动打箔机的研发,以及傢生纸的研究。王必生大师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非遗技艺展示活动,并接受了来自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福建海峡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美国彩虹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的采访和展示。
夏明功老师是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的副厂长,同时也是栖霞区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副主席,注册高级质量工程师,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以及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曾在1992年跟随老艺人谭柱石等学习传统贴金技艺,负责参与了上海振源大厦、上海西郊宾馆等建筑的贴金工程,以及北京天坛、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白云观等古建筑的翻修工程。在1996年,他研发了国内首创的金卡和金箔画的磨砂贴金技术,解决了金箔拼缝问题,多次带队参加、主持南京金箔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此次讲座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展开,介绍了金箔的起源、发展历史、煅制技艺以及当代金箔的创新发展。夏明功老师详细介绍了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工艺流程,包括黄金配比、化金条、拍叶、做捻子、烙金开子、沾金捻子、打金开子、装金开子、炕炕、打了戏、切箔等12个步骤。这次讲座让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的生产与应用以及贴金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促使他们开始思考金箔与自己专业的关联。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跟随王必生大师与夏明功老师的指导,亲身体验了葫芦贴金的全过程,包括表面清洁、施胶、贴金、扫金和清理等步骤。活动期间,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和讨论,与老师们分享经验,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整个活动充满了学术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展现了学生们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尊重。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