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工作动态
团学工作动态
研究生工作动态
学生活动
招生就业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动态
【实践活动】守护绿水青山——大别山生态文明实践调研

[ 来源:院研会 作者:姚舜禹 编辑:马崇慧 时间:2024-09-04 点击:次]


一.实践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大别山地区作为革命老区与生态宝库的双重身份,不仅承载着厚重的红色文化记忆,更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自然风光秀丽,生态资源丰富。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守护绿水青山—大别山生态文明实践调研”项目,旨在探索生态旅游可持续模式,研究生态修复策略,通过调研转化实践,提升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参与。期冀广大青年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共守大别山绿水青山,让这片红色热土绽放生态新光。


二.实践内容

(1)参观新中国第一大坝—佛子岭大坝

当我们站在雄伟的佛子岭大坝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这座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库,不仅见证了新中国水利事业的辉煌成就,更承载着无数水利人的智慧与汗水。从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到周总理治淮会议的深远影响,每一份资料都让我们感受到前辈们对水利事业的执着与对生态保护的远见。1954年,当大坝横跨大河两岸时,它不仅是一道坚固的防线,更是中国工程师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象征。我们沿着大坝漫步,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

(2)大别山生态全貌调研

离开承载着历史光辉的佛子岭大坝,我们怀揣对自然的敬畏与对革命历史的敬仰,深入大别山的怀抱。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每一片绿叶都承载着生命的活力,也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在这里,我们更加坚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勇于担当、积极行动,守护好祖国每一寸绿水青山的决心。大别山的红色精神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我们将以这次调研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三.实践总结

“守护绿水青山—大别山生态文明实践调研”美丽中国行项目,不仅引领我们深入自然与人文的奥秘,更是一次心灵与行动的深刻洗礼。实地探访佛子岭大坝,新中国水利事业的辉煌成就与前辈的辛勤汗水震撼心灵,激发了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强烈责任感。大别山的壮丽景色与红色文化的交融,让我们目睹了自然之美与革命精神的完美结合,坚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念,也明确了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绿水青山。我们认识到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力求在发展中找到平衡,促进经济繁荣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大别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携手更多青年,共筑绿色梦想,让这片红色热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生态光芒,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小组成员:徐泽宇 孙菁 江坛凤 岑高晨 周小敏 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