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工作动态
团学工作动态
研究生工作动态
学生活动
招生就业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动态
【实践活动】缘起金陵,共享"绒花"——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 来源: 作者:姚舜禹 编辑:孟晓轲 时间:2023-09-17 点击:次]


一、实践背景

在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新的重要课题。

2006 年,绒花制作技艺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以蚕丝为主要原料,历史十分悠久。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下,南京绒花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得到许多国际时尚品牌的关注,有过多次成功合作的范例。

本次美丽中国行社会实践活动以"缘起金陵,共享绒花"为主题,小组成员前往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学习绒花的历史、制作工艺、并向游客发放绒花非遗相关调查问卷,了解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认可感和发展建议。和工作人员对话交流目前传承和发展状况,探索绒花的新形式。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思考绒花应如何传承创新,走进寻常百姓家,延长绒花"生命力"。

二、实践内容

1、南京民俗博物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位于甘熙宅第,其蕴含了两百多年历史建筑文化艺术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南京老城文化的见证和缩影。在博物馆内可以了解南京一百多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展演。

在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每种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京市民俗馆内都专门设有主题馆。代表性非遗传承设有葫芦画、秦淮灯彩、空竹、木雕、布艺、剪纸、绳结、绒花、微雕、泥塑、缂丝、竹刻、脸谱等13个项目的艺术大师的工作室。本次实践主要走进绒花传承人工作室进行实地调研。

2、 璀璨绒花

绒花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 始于贵夫人们希望可以得到永开不败的花作为饰品,手工绒花便应运而生。在古代主要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际逢婚嫁喜事时佩戴绒花。当年南京的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曾是热闹非凡的"花市大街",经营绒花的店铺盛极一时。绒花品种很多,有鬓头花、帽花、胸花、戏剧花等,其中以鬓头花曾经最受老百姓青睐,然而现代的绒花作品更清新脱俗,很多作品还融入中国山水画的意蕴,符合大众审美。

3、致敬工匠

目前仅位于南京民俗博物馆的赵树宪绒花工作室具有全套绒花工艺操作和设计能力。然而绒花制作流程繁多,因其特殊的制作手法直至今日无法用机器生产,耗时长,收益慢,无法承受社会就业、生存压力,绒花技艺后继乏人。

南京绒花的制作流程也十分繁杂,分为准备过程、制作过程两部分。其中,准备过程分为煮丝、染色、烧丝三步。制作过程分为滚绒、打尖、传花、粘花四步。繁复原料全靠手工将人们的巧手制作,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4、绒花新貌

在过去,绒花的主要的用途是节日装饰,颜色饱和度比较高。然而今天在多文化的交融下,更多的造型符合现当代审美,雅致许多;赵树宪将千年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时下流行的清新雅致配色作为绒花基调,胸花、插花、装饰画;各种新颖的表现形式也赋予了绒花新的生机。他的胸花典雅雍容, 动物呆萌可爱,亭台楼阁如彩色的油墨画。在南京市外宣办与国内公益组织共同发起的"稀捍行动"中,绒花还和爱马仕、LV旗下香水跨界合作。千年绒花渐渐进入大众生活,用古老的语言讲述新的文明。


三、实践感悟

绒花始于精作,终于坚韧。绒花璀璨不止一时,更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发扬和传承下去。在这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投入绒花的海洋,感受古往今来的魅力,学习传统技艺,与游客和工作人员探讨绒花发展的新机遇和困难。通过调查,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绒花,但是了解的都不多,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绒花,绒花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种文化和生活,绒花的传承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是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共同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小组成员:李楠 谢婧娥 林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