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团学工作动态
研究生工作动态
学生活动
招生就业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家”文化传承诵读坊第二次读书会预告

[ 审核:洪琰 来源:院团委 作者:陈岩 编辑:马崇慧 时间:2024-05-05 点击:次]


家居院“家”文化传承诵读坊第二次阅读分享活动将于5月24日中午12:30在文科楼D206举行。本周读书会分享书目《家世》、《家国情怀:中国人的信仰》和《一章木椅》,让我们一起探索书中的奥秘,享受阅读的乐趣。

“家”文化传承诵读坊诵读坊将专注于提升同学们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以及对文史家具的深入了解与探索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同学们的阅读体验,还能激发更多的思考与讨论。此外,诵读坊将结合家居文化相关课程,如家居产品设计、家居美学分享等,组织开展面向广大同学们的知识普及讲座活动。

作者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居北京。本书是一部围绕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家族的传记作品,从“家风,家教之于我们的人生与社会”的视角书写家庭,家族的故事,家世之于个人,国家乃至文明的意义。作者余世存从“家风家教之于当下”的视角撰写了宋家、卢家、蒋家、任家、荣家等17个家族的传奇经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看到自己和自家的身影,并由此深思,思考自己想要传承什么,自己要做怎么样的人。

作者刘哲昕,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法律与人文综合教研部主任。本书刘教授从家国情怀这一视角出发,通过主人公与两名少数民族儿童、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以及一名外国志愿者的虚拟对话交织出两条故事主线,一是对两个孩子开展的家国情怀教育;二是对两名志愿者提出的挑战和质疑的回应。通过炉边夜话、促膝谈心的方式,使“家国情怀”这个“故交”,以鲜活的面貌呈现于前。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对于家国情怀之于中国人的意义进行了深层的剖析和独到的解读,同时也认识到了一些在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上的曲解和其表面化的认识,进而也让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家国情怀这一命题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作者赵广超,生于香港,早年留学法国,从事艺术、设计评论及教育工作。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人是怎样从席地而坐进展至发明椅子,甚至制作出令国际收藏家也趋之若鹜的家具呢?一张看似简单的中式木椅,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呢?赵先生透过一张明式官帽椅的前世今生,介绍了中国坐具的发展。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作者对一张官帽椅的解剖与鉴赏,透视中国文化的精致与综合性,对材料与工艺的追求、文人的审美和读书济世的道德情操。